鼎帷洞见

人民币国际化2023年成绩总结与机会展望

 

前言:伴随2022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金融秒变为制裁工具。美联储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与经济运行形成巨大冲击,导致国际社会对于货币多元化的需求显著攀升,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

 

回顾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系列积极的新进展与新突破,官方外汇储备相比2016年以前更有了根本性提升。结合人民币当期应用情况,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整体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在美元信誉面临风险、俄乌冲突带来俄罗斯油气出口承接国机遇、“一带一路”演进至深水区,人民币国际化或将进一步加快。

 

 

Breakthrough

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获得突破

 

(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国际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都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体现在:一是围绕“一带一路”,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二是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或企业开始增加人民币外汇交易,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三是多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投资货币。

 

1.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跨境支付同比增长19%

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7.1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9%。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75.7%;服务贸易收付金额2307.5亿元,同比增长35.4%;直接投资收付金额7807.93亿元,同比增长13.9%。2023年1-9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7%。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与4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2.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用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

2022年,中国银行对境内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样本逾3600家,其中,境内企业约2500家,境外企业约1100家。调查显示:约有82.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同时,约有78.6%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2021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7.4个百分点。71.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华贸易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2021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3.5个百分点,境外企业将人民币用于对华贸易融资的意向为近三年最高。

 

 

3.人民币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时提升1.62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位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二)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处于发展初期

1.人民币跨境支付比例由全球支付占比2.15%提升到3.71%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2.15%,到2023年9月升至3.71%,总体排名上升至第五位。从比例数值来看,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同期比例分别为57.68%、22.27%、7.66%和5.48%。鼎帷认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超越日本将在近年内得以实现。

 

 

2.人民币外汇收付双向外汇交易占比份额7%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通道,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从数据上看,汇率市场化改革提升了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流动性,2015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持续上升,2022年人民币收付双向外汇交易占比份额约为7%。

 

Opportunities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分析

 

虽然当前全球通用货币仍然是美元,但由于现行的体系是基于美元的信用,而非实物资产,美元信用决定了美元供给,因此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满足世界流动性需求”和“维持美元信用”的两难问题。一方面,如果美元在全球的流动性不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需求,全球经济可能面临通缩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满足世界流动性需求,美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张,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持续攀升。

 

2008年后,美国推出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泛滥、通胀蔓延,造成经济过热等现象,新兴国家也被迫不断积累以美债为主的美元储备。近年来,美国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美国国会多次提高债务上限,一旦美国行至债务上限临界日,将会导致美债违约,美元可能陷入信心危机。

 

 

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期望规避这种风险,对于人民币而言,则将迎来国际化加快的机遇。

 

1. 各国调整外汇结构为人民币提供了战略机遇

根据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重为59.02%,对比1999年年末的71%下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下降并没有推动欧元、日元、英镑的上升,而以人民币为代表的非传统储备货币正在崛起。2021年,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占了非传统储备货币的71%。

 

在过去20年间,全球持有的非传统储备货币由1999年约300亿美元上升至1.2万亿美元。1999年—2021年,美元下降的份额四分之一转移至人民币,四分之三转移至其他非传统储备货币。

 

2.多个国家纷纷减持美债

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2022年海外投资者增大了对美国国债的抛售力度。2021年12月,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7.74万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10月,规模缩减为7.13万亿美元,减持美国国债超过6000亿美元。

 

美国国债的两位最大“债主”——中国和日本,已经减持到多年来的低位。截至2023年6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1.0968万亿美元,较2022年1月减持了2031.33亿美元。中国2023年6月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8467.27亿美元,较2022年1月减持了1870.77亿美元,为201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爱尔兰、法国、以色列等多国自2022年以来也抛售了大量美国国债。

 

 

同时,俄罗斯自2018年起大幅抛售美国国债,持有国债规模从2017年超1000亿美元的高峰降至2023年5月的3600万美元,几乎清空了所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3.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与抛售美债相反的是多个国家持续增持黄金,这本质上是全球各国对美元作为一种储备资产的安全性的怀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22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为1136吨,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年度净购金量。2023年,全球央行的购金趋势依然持续。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28吨。其中,增持黄金最多的是新加坡,增持了68.67吨,其次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俄罗斯央行也宣布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增持了31吨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黄金储备达6795万盎司,这是我国自2022年11月以来,连续八个月增持黄金。

 

 

 

4.各国均在构建独立支付清算系统

跨境交易的核心在于构建支付清算系统,而美国主要依靠环球同业银行的金融电讯协会(SWIFT)、美国纽约清算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美联储转移大额付款的系统(Fedwire)三大系统构建了一个全球贸易支付平台,让所有的银行都可以在此平台上有序沟通兑换,进而实现了对全球贸易的控制,这也是美元得以币通天下的核心原因。

 

为摆脱美元掣肘,实现贸易自主,多个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跨境交易支付系统,2014年,俄罗斯开发了自己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2019年,英国、法国、德国三国发起创立“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

 

2015年,我国启动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当前,CIPS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面平稳扩展。截至2023年6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452家,其中直接参与者89家,间接参与者1363家,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

 

5.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一大特点为“支付即结算”,减少用户对于银行账户的依赖,从而在部分场景下绕开银行等金融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国的金融监管和制裁。

 

当前,有超过90%的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其中54%的国家计划6年内推出中国作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于2014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区、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3.6亿笔,交易金额达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Strategy

 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分析

 

自2009年我国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开始逐步推动,到目前,我国通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本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

 

 

充分考虑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但总量偏低,叠加美元面临信誉崩溃风险,全球各国试图摆脱美元依赖的现状,我们认为人民币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必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借助俄罗斯油气出口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计价与结算占比。抓住俄乌冲突后油气资源由西向东转移的机会,推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与结算。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政府在2022年大幅削减了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购买,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不得不向中国转移,并且提高本币结算的比例,目前两国间以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占比超过80%,这是人民币加快国际化的重要契机。

 

二是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是摆脱美元依赖,实现贸易自主化的必需攻克的问题。尽管CIPS系统实现了全球各主要时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但是当前仍以间接参与者为主,且体量远小于SWIFT系统。因此,中国必将持续推进CIPS系统的使用,完善CIPS系统功能,特别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沿途各国家与地区银行逐步加入系统。

 

三是以香港为离岸人民币交易枢纽构建现代化和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美元之所以能够长期作为全球交易货币,是因为美元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他国货币形成了充分的交易循环,而他国货币之所以愿意流入美国,除了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外,更核心的原因是美国具有全球成熟度最高的金融市场。尽管一直以来,中国持续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但是,目前中国尚没有一个全面开放、富有深度和流动性、产品种类齐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因此,我国需要以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作为重要基础,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鉴于现阶段中国在中短期内不太可能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在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能便利地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全面服务。因此,需要一个活跃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作为有效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香港作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以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和衍生品交易中心,拥有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是利用RCEP协议强化人民币的产业链影响力。在全球价值链中,材料加工品的出口商很愿意使用材料加工品进口国的货币进行贸易计价,价值链终端市场的货币也容易被用作贸易计价货币。然而,与中国在全球贸易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比,人民币的支付货币职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6%,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但是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货币的比重仍然较低。同时,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生效后,中国与域内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在区域产业链的中心位置,有助于人民币贸易和投资计价功能的发挥。

 

人民币国际化成功离不开本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中国高端制造的先进水平与不可替代性。保证全球最大出口国地位的同时,高端制造与中国智造的全球占比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能力,保持全球其他经济体对我国产业依赖的同时加强其进口国属性,能够加强人民币的贸易式输出。

 

我们相信,伴随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的成果不断显现、中国支付清算系统覆盖率持续提升、数字经济与支付场景的不断强化,人民币预计会在3-5年时间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货币,全球第四大货币。伴随中国改革的持续提升,我们期待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早日出现美欧中三分天下的场景。

 

 

 

 

鼎帷咨询

 

 

 

 

 

 

鼎帷管理咨询有着16年历史与专业积累,我们可以为您所在行业做好精准行业分析、十四五战略规划制定、战略执行分解与仪表盘监控、战略解码保障增长的颗粒归仓、经营分析与业务执行改进、针对业务行动的底层能力构筑、快捷高频的人才盘点识别关键人才、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复盘、构筑以业务增长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打造符合竞争需要的智能化营销与业务策略方案等专项服务与产品。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长期辅导陪练、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价值的顾问服务,为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欢迎关注鼎帷咨询公众号!

 

更多观点文章和研究报告可关注鼎帷官网:

 

www.dwmcts.com

 

咨询服务热线:010-52033823

 

 

 

 

随着美元信誉面临风险、俄乌冲突带来俄罗斯油气出口承接国机遇、“一带一路”演进至深水区,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加快。

更多文章